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产工艺是将有机物料(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腐植酸等)与无机化肥(如氮、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通过科学配比和特定工艺结合,制成兼具速效与长效、养分全面的新型肥料。其生产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环节:
一、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有机物料
选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腐植酸、沼渣等,需确保原料无害化处理(如高温堆肥、发酵等),杀灭病原菌、虫卵及杂草种子。
预处理后含水率控制在30%以下,粒度小于1mm,便于后续混合与造粒。
无机化肥
根据土壤养分需求和作物目标产量,选择尿素、硫酸铵、磷酸一铵、氯化钾等氮、磷、钾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如硫酸锌、硼砂)。
粉碎至粒度小于0.5mm,确保混合均匀性。
二、配料与混合
配方设计
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作物需肥规律,确定有机物料与无机化肥的比例(如有机质含量≥20%,总养分含量≥15%)。
添加适量粘结剂(如膨润土、腐植酸钾)和功能性添加剂(如生物菌剂、保水剂)。
混合工艺
采用滚筒式或立式混合机,混合时间15-30分钟,确保物料均匀度≥95%。
三、造粒工艺
造粒方法
圆盘造粒:通过圆盘转动和喷水增湿,使物料在离心力作用下成粒,适用于粒径2-5mm的颗粒。
转鼓造粒:物料在转鼓内滚动成粒,成粒率高达90%以上,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挤压造粒:通过高压挤压成型,无需干燥,适用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物料。
造粒参数
物料含水率控制在25%-35%,温度40-60℃,确保颗粒强度和成粒率。
四、干燥与冷却
干燥
采用热风炉或流化床干燥机,干燥温度60-80℃,时间20-30分钟,使颗粒水分降至10%以下。
冷却
通过冷却机将颗粒温度降至室温,防止结块和养分损失。
五、筛分与包膜
筛分
使用振动筛分机,分离出粒径合格(2-4.75mm)的颗粒,不合格颗粒返回造粒工序。
包膜
对合格颗粒进行包膜处理,添加防结块剂、缓释剂或着色剂,提高颗粒外观和养分缓释性能。
六、打包与储存
打包
采用防潮打包材料(如聚乙烯薄膜袋),每袋净重25kg或40kg,标注养分含量、使用方法和生产日期。
储存
存放于干燥、通风的仓库,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保质期一般为6-12个月。
七、关键技术参数
有机质含量:≥20%(NY 525-2021标准)。
总养分含量:15%-50%(根据配方调整)。
颗粒强度:≥12N(单粒抗压强度)。
水分含量:≤10%(干燥后)。
粒径分布:2-4.75mm颗粒占比≥90%。
八、生产注意事项
原料质量控制:确保有机物料无害化处理,无机化肥纯度达标。
混合均匀性:混合时间不足会导致养分分布不均,影响肥效。
造粒参数优化:物料含水率、温度和粘结剂用量需根据原料特性调整。
干燥温度控制:过高温度会导致养分挥发(如氨挥发),降低肥效。
防结块措施:包膜处理和添加防结块剂可延长储存期。
九、生产设备
粉碎机:链式粉碎机或高速磨粉机。
混合机:滚筒式或立式混合机。
造粒机:圆盘造粒机、转鼓造粒机或挤压造粒机。
干燥机:热风炉或流化床干燥机。
冷却机:振动流化床冷却机。
筛分机:振动筛分机。
包膜机:转鼓包膜机。
打包机:自动打包秤。
十、应用前景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兼具有机肥改良土壤、无机肥速效补肥的优势,适用于各类土壤和作物,尤其适合设施农业、果园和经济作物种植。随着国家对有机肥替代化肥政策的推进,其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