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醪糟的有机标准需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生产的相关法规与认证要求,涵盖原料、生产过程、加工、打包、贮存及追溯体系等多个环节。以下为具体标准要点:
一、原料标准
有机认证原料
醪糟的主要原料(如糯米、大米等)必须来自经认证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且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
原料的产地环境(如土壤、水源、空气)需符合有机农业的环境质量标准,远离污染源。
辅料要求
酒曲等辅料也需为有机认证产品,不得含有转基因成分或化学添加剂。
生产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且优先选择有机认证的灌溉水源。
二、生产过程标准
有机生产管理体系
生产企业需建立并运行有机生产管理体系,包括有机生产计划、投入品管理、田间记录、追溯体系等。
生产过程需避免与非有机产品交叉污染,如设立独立的有机生产区域、设备专用等。
加工工艺
醪糟的加工工艺(如浸泡、蒸煮、发酵等)需符合有机食品的加工规范,禁止使用化学防腐剂、人工色素、香精等添加剂。
发酵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菌种应为天然菌种,不得使用转基因菌种。
三、打包与贮存标准
打包材料
打包材料需符合有机食品的打包要求,优先选择可降解、无污染的天然材料,避免使用含塑化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打包。
打包标识需清晰标注“有机”字样及有机认证标志,并提供有机认证编号。
贮存条件
贮存环境需干燥、通风、清洁,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防止有机醪糟受潮、发霉或变质。
贮存区域需与非有机产品隔离,防止交叉污染。
四、质量与安全标准
污染物限量
有机醪糟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真菌毒素等)含量需符合国家有机食品的相关限量标准,通常比普通食品更为严格。
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需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确保产品安全。
添加剂使用
有机醪糟不得添加任何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包括防腐剂、增稠剂、甜味剂等。
允许使用的天然添加剂(如盐、糖等)也需符合有机认证要求。
五、追溯与认证标准
追溯体系
生产企业需建立完整的追溯体系,能够追溯到原料的产地、种植过程、加工批次、销售渠道等信息,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每批次产品需保留生产记录、检验报告等文件,以备核查。
有机认证
有机醪糟需通过国家认可的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取得有机认证证书,并在产品打包上标注认证标志和编号。
认证机构需定期对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其持续符合有机标准。
六、环保与可持续性标准
环境保护
有机醪糟的生产过程需注重环境保护,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如采用清洁能源、循环利用水资源等。
生产企业需遵守当地的环保法规,确保生产活动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可持续性
有机农业强调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生产企业需采取措施保护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